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Mishima: The Last Debate

6.4/10
合計12件のレビュー
ジャンル   劇情
ランタイム   1小時48分
言語   日語
地区   日本
俳優   --  
劇場で   12月16日 2021
この映画を見たい?
 映画を見たい    しない

50% 欲しいです,合計 115

レビュー  |  共有する 

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プロット

60年代後期,全球政局動盪,日本多間大學的學運組織「全共闘」發起罷課及佔領校園等行動,與校方和警察發生大規模衝突。東京大學的「全共闘」於1969年,邀請了三度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文壇巨人三島由紀夫,與左翼的學生領袖及社運成員激辯,期望藉此與極右民族主義的三島決一高下。決戰前夕火藥味甚濃,有人更預計雙方會以拳頭分勝負。在氣氛緊張的演講廳,三島以一敵千,一來一往的言辭交鋒,慷慨激昂的政治辯論,沒有暴力,只有高質素的哲學博弈。最後雙方更因理解而尊重。這場半世紀前的精采對決,也成為後世面對不同政治立場,依然保持理性思辨的最佳典範。

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オンライントレーラープレイ

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俳優

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 Related

小曉  Trouble Girl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小曉
Trouble Girl
--  台灣
01月15日 劇場で
味遊心窩  The Taste of Things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味遊心窩
The Taste of Things
劇情,歷史,愛情  法國
01月25日 劇場で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犯罪,劇情  no info
03月07日 劇場で
蜘蛛夫人  Madame Web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蜘蛛夫人
Madame Web
英雄,驚悚  no info
02月14日 劇場で
鬼滅之刃 絆之奇蹟,邁向柱訓練 鬼滅之刃 絆之奇蹟,邁向柱訓練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鬼滅之刃 絆之奇蹟,邁向柱訓練
動畫,奇幻  no info
02月22日 劇場で
情書  Love Letter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情書
Love Letter
--  no info
06月10日 劇場で
劇場版 GIVEN 被贈與的未來 -柊MIX- 劇場版 GIVEN 被贈與的未來 -柊MIX-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劇場版 GIVEN 被贈與的未來 -柊MIX-
動畫  no info
05月02日 劇場で
殺神John Wick 3  John Wick: Chapter 3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殺神John Wick 3
John Wick: Chapter 3
動作,驚慄  no info
05月25日 劇場で
特技狂人  THE FALL GUY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特技狂人
THE FALL GUY
動作,喜劇,愛情  no info
04月25日 劇場で
重案夢幻重組再重組  Bad Boys Ride Or Die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重案夢幻重組再重組
Bad Boys Ride Or Die
--  no info
06月06日 劇場で
不虛此行  All Ears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不虛此行
All Ears
--  no info
01月13日 劇場で
熊出歿  Imaginaryオンラインで映画を見る
熊出歿
Imaginary
--  no info
04月11日 劇場で

三島由紀夫:最後思辯コメント(60)

Gmikohpnxss
Gmikohpnxss
電視臺紀錄片的成色,不過的確讓我感知到了三島的“人味”(畢竟說實話個人對三島的認知和當時在座的全共鬥成員差異也不大)。叫板三島的芥正彥太朋克太有魅力了!
Kgtaatcrtea
Kgtaatcrtea
さよなら 僕の 友だち さよなら 僕の 友だち
Mediseraimu
Mediseraimu
需要一個字幕
Ixsgonkmpsh
Ixsgonkmpsh
去年網課老師就有提到過,今年終於看到了。(奈何日語水平沒有字幕提示全靠瞎猜。 用「熱、行動、言葉」三個詞概括三島由紀夫,進而60年代學生運動的遺產是貼切的。 看到了三島眼裡的光,實實在在的行動者。
Lprgltnsuea
Lprgltnsuea
通過簡短的時間(東大論爭)呈現68年日本左右極端主義政治圖譜,《最後的辯論》可以視為對三島由紀夫政治立場上的補完,其對於自然的不信任也與《潮騷》等作品形成了潛在的評論關係。從哲學角度上看,三島由紀夫直接展現薩特理論與mks主義同路背後的形而上不相容性,全共鬥成員芥正彥的“解放區”概念則是一種實現的猶太式歸正時間,在其中的聖化與周遭的世俗呈現為異質。然而有趣的是,在論及天皇制問題時,關於三島的“過於日本”,往往是對手和他本人共同承認的一點,這裡的“日本”更像是柄谷行人所謂的“內面的發現”之下的近代日本,其基礎是西方化的主-客體對立。 回到影片本身,更適合這一內容的媒介是純粹的真實處理,或者成為書面文字,在紀錄片之中應用蒙太奇要麼是意識形態情動術,要麼是一種後現代反諷,毫無疑問《三島》是前者。